首页 > 找楼知识 > 楼盘动态 > 深圳写字楼空置率高达28%,全市房价涨幅攀至22%

深圳写字楼空置率高达28%,全市房价涨幅攀至22%

发布时间:2021/01/14 向租 www.xiangzuwang.cn 浏览量:387

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,2020年深圳房均价涨幅飚至22%,还有不断爬高的趋势;另一边写字楼租金连降九个季度,空置率居高不下。

局部区域有近一半的写字楼是空的,比如宝安,空置率高达49.6%;南山区空置率达34.7%,空置率水平居全市第二。

初看到此条新闻,既为房价高涨和住宅供应紧缺焦心,又为大面积写字楼浪费惋惜。

深圳到底怎么了?

深圳写字楼“鬼城”现象

第一太平戴维斯监测数据显示,2020年四季度深圳甲级写字楼空置率升至28%,仍是四大一线城市中写字楼空置率最高的城市。

但有业内人士表示,深圳实际空置率达到40%。

站在中心区鳞次栉比的楼宇下,灯光璀璨夺目,但近一半面积漆黑寂寥。

2019年一季度甲级写字楼为18.2%,短短2年的时间,空置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。

而且,每年写字楼空置率不容乐观,呈逐年递增趋势,2015年空置率仅13%,五年过去,翻了超1倍有余。

在深圳的很多片区,降低租金已经成了目前写字楼最重要的揽客手段,不少业主之间甚至还打起了租金价格战。

有业主称:“你喊150我就130,你喊130我就110,小业主之间的价格战非常严重。”

2020年空置率攀升,其中一方面源于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、全球经济的疲软影响是,更关键的原因,是深圳写字楼供应过高,对空置率指标形成了空前的压力。

未来几年,空置的局势还将愈演愈烈,颇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。

根据戴德梁行数据披露,今年深圳甲级写字楼计划实际供应将在100万㎡左右。未来五年,预计供应约800万㎡,比肩现有存量813万㎡。

根据数据测算,到2025年深圳写字楼存量将有1613万㎡,现已出租585万㎡,以近5年的296万㎡吸纳量来推测未来五年的吸纳量,届时将有732万㎡的写字楼空置,空置率为45%。

这意味着五年后随便一处可见的写字楼,近乎一半是空的,让人不敢置信。

虽然随着疫情缓和,大经济逐步复苏回温,但依旧改变不了中美关系紧张、经济疲软长期影响和企业外迁局面,深圳写字楼市场未来将面对严峻的挑战。

空置率攀高的罪魁祸首是?

“企业外迁”成为很多人眼里首当其冲的致命一击,毕竟写字楼的生死存亡离不开产业。

而深圳经济飞速发展依托工业起家,如今,大型知名制造企业尚自身难保,小微工业型企业更是仓皇逃离。

近年,耳熟能详的华为、中兴、欧菲光、史丹利等陆续把部分产能迁移出深圳,飞利浦、三星电子、爱普生、奥林巴斯、霍尼韦尔等外企也陆续搬离了深圳。

高昂的租金成本让众多大企业左右为难,对于中小制造业而言,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有人肯定会反驳:深圳产业在迭代升级,摒弃传统、低端、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,引进科技、金融、新兴战略产业等,“腾笼换鸟”带来的阵痛无法避免。

但目前,最大的问题是,鸟没换进来,笼子却长期空置着,而未来还要造越来越多的笼子。

从天眼查获得的数据显示,2015~2019年,深圳市新增的企业每年稳定在50万左右,5年新增逾254万商事主体。今年上半年深圳新注册企业23.5万家,居一线城市首位。

值得注意的是,企业注销/吊销的数据,2015年、2016年分别只有14766家、22477家,但到2017年陡然增到89800家,2019年更是达到228765家,相比2015年,增加了15倍。

来源:证券时报

自发飞来的候鸟成批缩减,为了留住想要的企业,深圳出了绝招:低价出让土地招徕科技巨头和知名企业。

2020年深圳签约项目超240个,超7800亿,相比2019年翻了一倍。其中,有大名鼎鼎的字节跳动、美团、京东、小米、联想、波士顿等落户深圳。

10月,小米以1.6万/㎡楼面价拿下深圳湾春笋旁商地,周边居住产品华润瑞府房价超20万+,深圳出手相当阔绰。

但这些企业完全落址办公需要时日,且招商数量相比流失数量显得捉襟见肘,是该好好思考转型过程中还能猛跑吗?

写字楼越空,房价增速越高?

GDP失速越严重?

通过数据整理和分析,我们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,写字楼空置率越高的区域,房价涨幅越高,GDP增速数据不尽人意。

宝安尤为明显,2020年房价涨幅摘得全市桂冠,前三季度的GDP增速只有0.1%,排名倒数第一,写字楼空置率位居深圳榜首。

典型的房价先行,经济掉尾,颠覆了很多人原来对房产价值依托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认知。

干啥啥不行,房价涨幅领跑的还有龙华。

GDP增速涨幅0.1%,近乎止步不前,房价倒是紧跟深圳大步伐,跑出23.5%的佳绩,只能推搪龙华CBD未崛起?

让人甚是担忧,买房来钱如此快,谁还愿意踏踏实实干实业挣慢钱呢?

实际上,2020年整个深圳楼市房价都在大暴涨,根本原因还是商品房严重供不应求。

尤其是西部片区,住宅供应犹如挤牙膏,写字楼却形成大面积空置浪费,高昂的租金让许多中小企业望而却步。

这些片区都是大规划、斥巨资打造的片区,政府已经提前描绘出一个个宏伟蓝图,也难怪购房者对保值增值的住宅资产趋之若鹜。

区域发展的故事虽然讲的很动听,但也要听众们愿意掏钱买票进场。显然,务实的企业家们暂不愿为了远在天边的“大饼”提前买单。

工改居,收效甚微

此刻,深圳也在企图改变当前写字楼过多,住宅供应不足的矛盾。

10月11日发布的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(2020-2025年)》(下称方案),对深圳盘活存量工业用地持放松态度。

根据方案,在未来,工改将成为深圳居住用地的一个重要来源。

根据南方楼市统计数据显示,未来至少有190块工业用地,有望建成住宅。目前规划已经批复的工改居项目,共38个。

大部分位置位于原关外,离轨道交通较远,交通出行并不太便利,周边多为产业园,居住氛围一般。南山、福田、罗湖三个核心区寥寥无几。

但由于项目进度阶段不一致,竣工入市的项目还是较少,对于缓解当前商品住房紧张收效甚微。

结语

高供应量造成了巨量浪费,但众多的深圳企业因祸得福,将有更多的选择,高竞争压力下能以更低的成本租到写字楼。

最后,重点强调下,对中心区写字楼心怀向往、被璀璨灯光迷离了眼的投资客,切记一冲动就砸入几千万重金入手一套或者几层,这个深坑不是一般玩家能轻易操控的。

2020年,血亏大甩卖中心区写字楼的新闻比比皆是,亏本少则几百万,多则上千万。

来源:腾讯新闻

上海办公楼